最新刊期

    2022 6

      学者论坛

    • 杜化荣,袁敏,许吉,张洋,周映红,吴桂芳,王春颖,邓宏勇,张怀琼,倪力强
      2022, 36(6): 1-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1
      摘要:创新能力评价是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功能和有效保障,在综合相关领域研究结果基础上,对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和体系框架等进行了简单论述,提出应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创新;评价   
      9
      |
      16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3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中药鉴定专栏

    • 张韦唯,袁育红,戈雅倩,朱彦蓉,赵解南,孙建鹤,黄林佳,胡泽华,许嘉豪,郭琳婷,高宇峰,张益辉,王燕萍,黄钢,王毅兴,戴方平
      2022, 36(6): 5-12.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2
      摘要:目的基于三代PacBio测序技术,建立中药灵芝和食用菌rRNA 18S-ITS-28S全长序列文库,从分子水平快速、准确鉴定和研究品种。方法对收集到的8种食用菌和1种中药材真菌灵芝抽提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18S-ITS-28S全长序列,18S-ITS-28S全长序列包括连续且完整的18S rRNA-ITS1-5.8S rRNA-ITS2和28S rRNA部分序列,其总长度>3.3 kb。将18S-ITS-28S全长序列进行建库和三代PacBio测序。结果食用菌和药用灵芝的18S rRNA、5.8S rRNA及部分28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高且序列保守,而rRNA基因间(ITS1和ITS2)的序列差异性大。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分析rRNA基因间(ITSs)区域,而不是仅仅分析rRNA基因,有助于真菌类中药材的鉴定和研究。  
      关键词:灵芝;食用菌;rR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   
      6
      |
      20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7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王新,韩文凯,SUTCHARITCHANChayanis,崔亚君,曾茜垚
      2022, 36(6): 13-2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3
      摘要:目的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面对青风藤及4种混淆品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解决青风藤药材品种混乱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体视镜等仪器设备,对25个批次青风藤及4种混淆品进行系统的性状、微性状、显微正常光与偏振光对比观察研究,利用大型图像拼接技术和实时景深扩展技术采集全息彩色影像数据,从宏观到微观整体研究青风藤及其混淆品的形态学鉴别特征。结果获取了青风藤及其混淆品性状、正常光和偏振光下组织横切面及粉末全息彩色显微影像图;建立了青风藤及混淆品性状、显微横切面及粉末快速鉴别检索表;通过组织横切面皮层、韧皮部组织的草酸钙结晶类型及分布规律可以快速区分青风藤及其混淆品。结论偏振光下青风藤及其混淆品横切面全息彩色影像可进行清晰鉴别;偏振光下青风藤及其混淆品粉末可依据草酸钙结晶有无及存在形式、石细胞的有无快速鉴别。  
      关键词:青风藤;生药学;性状;显微;偏振光   
      10
      |
      30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7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尕让甲,倪梁红,赵志礼,康恒,吴靳荣,嘎务
      2022, 36(6): 22-29.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4
      摘要:目的梳理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主流品种,并基于DNA条形码对其进行分子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在川甘产区进行民族植物学考察,共采集11个居群55份样品标本,对其进行基原、药材性状、显微鉴定及质量评价;并基于课题组前期相关工作进一步筛选DNA分子标记,测定各样品及西藏产麻花艽与秦艽组Sect. Cruciatar 9个近缘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psbA⁃trnH、rpl20⁃rps12及线粒体基因组nad1 b/c序列,以龙胆科花锚属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及龙胆属Gentiana高山龙胆组Sect. Frigidat直萼龙胆Gentiana erecto⁃sepala为外类群,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发育树,评价各片段的系统学意义,构建DNA条形码。结果①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的主流品种为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②各样品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③叶绿体psbA⁃trnH序列可将秦艽组10个物种分为两类,麻花艽与粗壮秦艽Gentiana robusta为一类,其余8个近缘物种为另一大类;线粒体nad1 b/c序列可进一步区分麻花艽与粗壮秦艽;叶绿体rpl20⁃rps12序列则具有麻花艽种下不同产地间分辨率。因此,构建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主流品种麻花艽基于叶绿体psbA⁃trnH、线粒体nad1 b/c、叶绿体rpl20⁃rps12三个片段的组合型DNA条形码。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的主流品种来源,并构建了其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可为解吉嘎保的基原植物鉴定、道地藏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及龙胆科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解吉嘎保;藏药;麻花艽;分子生药学;DNA条形码   
      3
      |
      9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43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临床研究

    • 靳宝辉,金娟秀,呼怡媚,刘宏杰,刘宁宁,冯媛媛,贾茹,王炎,赖优莹
      2022, 36(6): 30-33.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5
      摘要: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少阳证肿瘤相关性失眠(CRI)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6例少阳证CR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予小柴胡汤加减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三大主症(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夜寐多梦)评分;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3例患者剔除或脱落,对照组3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三大主症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眠浅易醒、夜寐多梦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少阳证CRI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肿瘤相关性失眠;少阳证;小柴胡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4
      |
      35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5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杨轶淳,郭修田
      2022, 36(6): 34-38.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6
      摘要:目的观察清暑汤治疗暑热湿阻型夏季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8例暑热湿阻型夏季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清暑汤口服结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结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后,评价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并于治疗2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7.7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9.63%,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E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E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EASI评分、瘙痒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暑汤结合炉甘石洗剂能明显缓解暑热湿阻型夏季皮炎患者的皮损、瘙痒症状及中医证候,是治疗夏季皮炎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夏季皮炎;清暑汤;暑热湿阻型;中医药疗法   
      2
      |
      8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5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朱煜璋,李鹏,李小嘉,胡婕,金文琪,郭修田
      2022, 36(6): 39-45.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7
      摘要:目的比较括约肌间引流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卫生经济学指标。方法纳入9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括约肌间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肛瘘形成率、肛周脓肿复发率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疼痛、创面分泌物渗出情况、发热情况、首次排尿情况评分;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评估表(Wexner)评分及肛门形态外观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肛周脓肿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6.67%,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肛瘘形成率为22.2%、对照组为48.9%,研究组患者的肛瘘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②术后第3、7天,两组患者的肛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渗出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渗出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尿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③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肛门形态外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与单纯切开引流术相比,括约肌间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且术后并发症轻,卫生经济效益更好。  
      关键词:肛周脓肿;括约肌间引流术;括约肌保留;临床疗效   
      2
      |
      19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4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柴琼,徐喜瑞,郭海玲,赵咏芳
      2022, 36(6): 46-50.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8
      摘要:目的通过评估社区居住老年人握力、步速、简易躯体能力与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了解社区居住老年人跌倒风险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明确易跌倒体质特点,为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上海浦东社区居住年龄在50岁以上的受试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握力、6 m步速、简易躯体能力(SPPB)及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等指标,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受试者的跌倒风险,并分析其与握力、6 m步速、简易躯体能力、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403名签署知情同意的受试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311例;男性平均握力(36.12±7.11)kg,女性平均握力(22.48±4.64)kg;男性平均6 m步速(1.15±0.21)m/s,女性平均6 m步速(1.10±0.20)m/s。②男性平均跌倒风险(6.53±3.85)岁,女性平均跌倒风险(6.13±3.79)岁;男性SPPB得分为(10.85±1.28)分,女性SPPB得分为(10.75±1.49)分,两组受试者跌倒风险和SPPB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质类型中阳虚质出现频次最高,占体质类型的28.98%,其次为平和质(21.14%)、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和湿热质;跌倒风险与年龄、5次坐起时间呈正相关,与握力、6 m步速、串联站立得分、SPPB得分均呈负相关。③跌倒风险与平和质呈负相关,与偏颇体质呈正相关。结论年龄是社区活动正常老年人跌倒风险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属于偏颇体质的老年人群跌倒风险更高。  
      关键词:跌倒风险;中医体质;握力;步速;简易躯体能力   
      2
      |
      27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7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实验研究

    • 陈智炜,宋海燕,黄萍,杨丽丽,王珏,廖心怡,杨悦,郑培永
      2022, 36(6): 51-58.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09
      摘要:目的基于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研究降脂颗粒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给予高脂饲料联合高果糖/葡萄糖饮水HFCD-HF/G诱导10周,建立NASH模型;同时随机取8只正常小鼠,设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造模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及降脂颗粒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小鼠给予HFCD-HF/G,用药组同时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干预8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质量、附睾脂肪质量;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和M1/M2分型比例;RT-qPCR分析附睾脂肪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脂联素(ADIPOQ)、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附睾脂肪质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降脂颗粒各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降脂高剂量组小鼠肝质量明显降低(P<0.05),附睾脂肪质量有降低趋势;降脂颗粒各组小鼠血清ALT、TC水平明显下降(P<0.01)。②模型组出现大面积肝组织脂肪变,伴有肝小叶炎症和大量气球样变;降脂颗粒干预能明显改善这些病理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NAS)评分明显下降(P<0.01)。③与模型组小鼠相比,降脂颗粒高剂量组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体积减小,炎细胞浸润减少。④降脂颗粒干预后,小鼠附睾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5),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5);促炎因子IL-6、MCP-1、TNF-α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抗炎因子IL-10 mRNA水平上升(P<0.05);ADIPOQ、GLUT4 mRNA水平上升(P<0.05),FABP4、PCK1 mRNA水平下降(P<0.05)。结论降脂颗粒能有效改善小鼠NASH,其可能通过减轻脂肪组织病理及功能障碍发挥治疗NASH的作用。  
      关键词:降脂颗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组织功能障碍;脂肪-肝脏对话   
      6
      |
      34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4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何毅豪,王冰,杨骏,张彤
      2022, 36(6): 59-69.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10
      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差异基因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芍药甘草汤(SYGC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获取SYGCD中白芍和甘草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筛选获得GSE47908芯片数据,绘制差异基因热图和火山图。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SYGCD治疗UC分子基因网络图,借助Bisogenet 和CytoNCA绘制核心靶点拓扑网络,使用R 3.6.3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解析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相互作用。采用RAW264.7巨噬细胞,通过MTT实验和RT-qPCR实验初步验证SYGCD的抗炎作用的相关靶点。结果①获得SYGCD治疗UC的102个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拓扑网络筛选出关键候选基因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等。富集分析显示,与UC治疗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为白介素(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YGCD中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均能通过氢键结合。③MTT实验结果显示,SYGCD对RAW264.7细胞几乎没有毒性;RT-qPCR结果显示,SYGCD能降低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结论SYGCD治疗 U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征,作用机制可能是SYGCD中的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PPARγ、NOS2、IL-1β等靶点,调控IL-17、TNF、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UC的作用;且SYGCD可通过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发挥抗炎效果。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GEO芯片;分子对接;体外细胞实验   
      12
      |
      82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5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王洁,阮铭,庄澄宇,卞冬生,黄晶晶,杨仁豪,王蕾,虞佩
      2022, 36(6): 70-75.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11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五子衍宗丸防治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骨质疏松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常规饲料;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同时分别灌胃给予加味五子衍宗丸和阿仑膦酸钠悬液。各组小鼠连续干预24周后,取股骨做微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T)、HE染色、Trap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骨质疏松情况、破骨细胞数量及视黄素X受体(RX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股骨Micro CT检测指标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数量(Tb.N)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BMD、BV/TV、Tb.Th、Tb.N均显著增加(P<0.05)。②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质疏松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骨质疏松面积显著减少(P<0.01)。③模型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破骨细胞数量则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④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RXRα和RXR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RXRα和RXRβ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加味五子衍宗丸可抑制ApoE-/-小鼠股骨骨质疏松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XR的表达及破骨细胞增殖有关。  
      关键词:加味五子衍宗丸;骨质疏松;ApoE-/-小鼠;高脂饮食;视黄素X受体   
      3
      |
      17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41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 王妮,吴闪闪
      2022, 36(6): 76-80.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12
      摘要:目的探讨尪痹胶囊对Ⅱ型胶原致大鼠滑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氯酚酸钠组(6.75 mg·kg-1·d-1,灌胃)和尪痹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47.5、742.5、2 227.5 mg·kg-1·d-1,灌胃)。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大鼠滑膜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双氯酚酸钠组和尪痹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连续给药3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采用容积测量法和计分法检测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双氯芬酸钠组和尪痹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P<0.001);血清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01);炎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尪痹胶囊可改善胶原致大鼠滑膜炎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尪痹胶囊;滑膜炎;Ⅱ型胶原   
      3
      |
      9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6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理论研究

    • 亓晓萌,柳泽林,陈滢如,魏希进
      2022, 36(6): 81-89.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13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复方丹参滴丸对AMI患者PCI术后MACE疗效及改善心室重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偏倚风险评价,并根据GRADE标准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 3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能降低AMI患者PCI术后MACE的总发生率(RR=0.43,95%CI[0.33, 0.55],P<0.000 01);改善心室重构方面,复方丹参滴丸可提高AMI患者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MD=4.77,95%CI[4.04,5.50],P<0.000 01),缩小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3.64,95%CI[-5.42,-1.86],P<0.000 1)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MD=-3.24,95%CI[-4.88, -1.59],P=0.000 1);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3,95%CI[0.34,1.68],P=0.48)。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MACE、LVEF、LVEDD为中等质量证据,LVES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等质量证据。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AMI患者PCI术后MACE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且未见不良反应增加。由于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中等或低等质量,故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复方丹参滴丸;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室重构;Meta分析;GRADE评价   
      3
      |
      24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6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综  述

    • 吴娇,王沛纯,刘璇
      2022, 36(6): 90-100.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14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除肺部出现损伤外,患者全身的多个器官和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其中,值得重视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凝血功能的异常,在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普遍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上升等。凝血功能的异常以及血栓的形成还可导致血小板的数量显著降低等后果。已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凝血功能异常与COVID-19患者的危重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本文对COVID-19患者中凝血功能异常及其可能的机制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COVID-19及其他类似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COVID-19;凝血异常;D-二聚体;血栓;血小板   
      16
      |
      108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3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学科风采

    • 上海中医药大学WHO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工作小组
      2022, 36(6): 101-10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6.015
        
      4
      |
      14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361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