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
青年编委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投稿流程
录用原则
写作指南
文章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编辑荐读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22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学者论坛
活血化瘀中药多糖的抗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徐洋洋,孙成新,丁侃
2022, 36(4): 1-1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1
摘要:中医药在癌症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尤其活血化瘀中药可减小甚至消除肿瘤,对癌性疼痛亦能起到止痛作用。多糖是中药汤剂中的主要成分类型之一,现代研究表明从天然来源提取的多糖可通过各种机制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特别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多糖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加强对相关多糖结构表征的研究,进一步厘清活血化瘀中药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为多糖抗肿瘤新药研发奠定理论与物质基础。
关键词:活血化瘀;多糖;抗肿瘤;中医药
28
|
62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6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临床研究
黄连解毒汤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朱静怡,张玲,柳奕诚,张俊,黄进,毛畅,梅祖兵,胡峻,汪庆明
2022, 36(4): 12-18.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2
摘要: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黄连解毒汤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予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中药组患者在术前予黄连解毒汤口服2周。于术前1 d采集血清和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IFN-α水平,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两组患者粪便的肠道菌群组成;于术后第12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患者的IL-8、IFN-γ、IFN-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中药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生化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显著差异。在门(Phylum)水平上,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门(Cyanobacteria)主要富集于中药组(P<0.05),而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主要富集于对照组(P<0.05)。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细菌类核DNA结合蛋白、铁肠螯蛋白和大肠杆菌素的外膜受体等在中药组中富集(P<0.05)。通路预测结果显示,肽聚糖生物合成和细胞色素c等代谢通路在对照组中富集(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的抗菌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肛瘘患者肠道菌群,降低有害细菌的相对丰度,升高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并可能与增加细菌类核DNA结合蛋白的表达,增加铁肠螯蛋白和大肠杆菌素的外膜受体的表达,抑制肽聚糖合成和细胞色素c等代谢通路有关。因此,该方可作为肛瘘患者的术前辅助治疗方式,或作为保守治疗及无法及时入院手术治疗的备选方案。
关键词:肛瘘;湿热下注型;肠道菌群;黄连解毒汤;16S rDNA
20
|
33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6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益气清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和骨破坏的影响
校钰湉,薛鸾,朱翠云,朴雪梅
2022, 36(4): 19-25.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3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清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炎症和骨破坏的影响。方法纳入146例气虚络热证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益气清络方颗粒剂与甲氨蝶呤(MTX)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益气清络方颗粒安慰剂与MTX口服,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采用以红细胞沉降率(ESR)为基础的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评估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检测患者的炎症指标[包括ES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血小板(PLT)、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骨代谢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KP)、维生素D(Vit D)、骨钙素(OC)、β型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水平,评估患者的骨破坏相关影像学指标(包括骨密度及X线sharp评分、关节超声半定量评分),同时,对纳入RA患者的炎症指标与骨代谢指标、骨破环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全程,对照组5例患者被剔除,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治疗组73例、对照组68例。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CRP、D-Di、PLT、IL-6、TNF-ɑ水平及DAS28-ES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KP、Vit D、OC、PIC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β-CT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AKP、Vit D、OC、PIC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超声半定量评分降低(P<0.05)、X线sharp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关节超声半定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升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骨密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④RA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与关节超声半定量评分、β-CTX水平呈正相关,与OC、PICP、AKP、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益气清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更显著地改善RA患者的异常炎症状态和骨代谢异常,改善患者的骨密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骨破坏的进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益气清络方;炎症;骨代谢;骨破坏
32
|
15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5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徐长卿散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激素敏感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龙胜泽,黄少东,陈艳,农文军,韦雯冰
2022, 36(4): 26-30.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4
摘要:目的探讨徐长卿散剂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激素敏感性咳嗽(CRC)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诱导痰炎性递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纳入106例CR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徐长卿散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检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FEV
1
/FVC及呼气峰流速(PEFR)],诱导痰中白介素(IL)-5、IL-8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比率,FeNO水平;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70%、90.5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
1
、FEV
1
/FVC、PEFR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VC、FEV
1
、FEV
1
/FVC、PE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诱导痰中IL-5、IL-8水平和EOS比率及Fe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3%,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徐长卿散剂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CRC,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肺功能,降低诱导痰中IL-5、IL-8水平及EOS比率,降低FeNO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激素敏感性咳嗽;徐长卿散剂;布地奈德;肺功能;诱导痰炎性递质;呼出气一氧化氮
13
|
10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5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基于循环肿瘤细胞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术后Ⅰb~Ⅱ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陆恩昊,姚逸临,李和根,朱丽华,周蕾,范瑞,欧阳怡然,张任,田合川
2022, 36(4): 31-35.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5
摘要:目的基于循环肿瘤细胞(CTC)比较单纯化疗与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Ⅰb~Ⅱ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44例Ⅰb~Ⅱb期NSC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复康口服液口服。21~28 d为1个化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分别于化疗前、化疗中(第2周期化疗后)、化疗后(第4周期化疗后)及化疗结束后1年、1.5年、2年,检测所有患者的CTC计数,并于化疗前检测所有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免疫指标水平。采用重复测量分析探讨CTC变化趋势,采用Spearman分析法对CTC计数与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对CTC计数与免疫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中,3例患者被剔除,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治疗组70例、对照组71例。①对照组患者的CTC计数在化疗期间下降,但在化疗结束后出现反弹,治疗组患者的CTC计数在化疗中及化疗后均持续下降,无反弹趋势。②Ⅱb期患者化疗结束后1年CTC计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观察时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C计数与癌胚抗原(CEA)、CD8
+
T淋巴细胞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Ⅰb~Ⅱb期NSCLC术后患者外周血CTC计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化疗结束后CTC计数的反弹趋势,尤其对Ⅱb期患者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金复康口服液;化疗;循环肿瘤细胞
14
|
15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穴位埋线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汤慧丽,郑德,王奕韵,高会妍,赵振华,韩晔
2022, 36(4): 36-40.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6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单穴组)、治疗组B(多穴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行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予常规镇痛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A患者于术前予长强穴埋线治疗,治疗组B患者于术前予长强、白环俞穴埋线治疗。术后第1、3、5、7、14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平时疼痛及换药疼痛、排便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水肿、出血症状评分;术后当天,评价并比较3组患者的尿潴留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第14天,评价并比较3组患者的镇痛疗效。结果①术后第3、5、7、14天,治疗组A、治疗组B患者的平时疼痛及换药疼痛、排便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但两治疗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第5天,治疗组A、治疗组B患者的出血、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A、治疗组B患者的水肿评分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3组患者的尿潴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A、治疗组B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第14天,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患者的镇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6%、93.8%、96.9%,治疗组A、治疗组B患者的镇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治疗组的镇痛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显著,并可减轻术后并发症,但单穴埋线与多穴埋线的镇痛疗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疼痛;穴位埋线;超前镇痛
18
|
38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4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学科前沿
康艾注射液调节Beclin 1依赖的自噬-凋亡互作改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研究
潘鹏宇,周欢,徐铭,刘春英,王淳
2022, 36(4): 41-5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7
摘要:目的基于自噬-凋亡互作蛋白Beclin 1,探究康艾注射液逆转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①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工具分析Beclin 1与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②CCK-8法检测顺铂、康艾及康艾联合顺铂对A549(顺铂敏感的亲本细胞)和A549/DDP(顺铂耐药细胞)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③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ATG7、LC3)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工具对BECN1 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学指标分析显示,BECN1高表达组生存期显著高于BECN1低表达组,肺腺癌组织BECN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显著正相关(P<0.001)。②A549/DDP细胞的Beclin 1蛋白表达量比A549细胞高(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顺铂上调了A549和A549/DDP细胞的Beclin 1、ATG7、LC3Ⅰ、LC3Ⅱ表达(P<0.05,P<0.01,P<0.001)。在A549细胞中,顺铂干预后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P<0.01,P<0.001),Bcl-2表达下降(P<0.01),且Bax/Bcl-2比值上调(P<0.01);在A549/DDP细胞中,顺铂干预后Bax、Bcl-2表达增加(P<0.05,P<0.01),但Bax/Bcl-2比值下降(P<0.05)。④与顺铂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均能显著抑制A549/DDP细胞增殖活性(P<0.01,P<0.001),顺铂+低浓度康艾组Beclin 1表达降低(P<0.001),顺铂+中、高浓度康艾组Beclin 1表达增加(P<0.001),且顺铂+高浓度康艾组表达增加量最多(P<0.001)。⑤与顺铂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均可上调ATG7(P<0.05,P<0.01)、LC3Ⅰ(P<0.01,P<0.001)、LC3Ⅱ(P<0.01,P<0.001)表达水平,且与康艾注射液的浓度升高呈正相关。Bax表达在顺铂+康艾低浓度组中降低(P<0.05),在顺铂+康艾中、高浓度组中增加(P<0.01);Bcl-2表达在顺铂+康艾低、中浓度组中降低(P<0.05),在顺铂+高浓度康艾组中增加(P<0.05);cleaved caspase-3表达与Bax/Bcl-2比值在顺铂+康艾低、中、高浓度组中均上调(P<0.05,P<0.01,P<0.001),且cleaved caspase-3表达与康艾注射液浓度升高呈正相关。结论康艾注射液能有效改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为上调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调控Beclin1介导下的细胞自噬与凋亡互作,从而导致A549/DDP细胞自噬性死亡与凋亡。
关键词:康艾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Beclin1;自噬;凋亡
8
|
26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5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实验研究
抗甲方颗粒流化床制粒工艺优化及制剂质量评价研究
张卓钰,李静慧,王馨,刘敏臣,张继全
2022, 36(4): 52-58.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8
摘要:目的优化抗甲方颗粒流化床制粒工艺,以提高制剂处方的载药量,进而对获得的颗粒剂开展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颗粒的制备可行性、成型率、颗粒粒径、流动性为评价指标,对流化床制粒的初始物料温度、进风温度、浓缩液密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建立HPLC方法测定颗粒中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迷迭香酸含量,并采用《中国药典》方法对制剂开展水分、粒度和溶化性等项目检查。结果优化后的制粒参数为初始物料温度(38±1)℃,进风温度70 ℃,浓缩液密度为1.24~1.26 g/cm
3
(25 ℃);制得颗粒载药量为72%,较工艺优化前提高了约50%。所得制剂中毛蕊异黄酮苷和迷迭香酸含量分别为0.298 3 mg/g和0.989 5 mg/g;同时,其水分、粒度和溶化性等检查项目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得制剂工艺稳定可行、载药量高,相关的质量研究工作可为进一步制定制剂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关键词:抗甲方;流化床工艺优化;颗粒剂;毛蕊异黄酮苷;迷迭香酸;含量测定
12
|
48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4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以三九胃泰胶囊质控指标为例探讨HPLC⁃QAMS法一测多评的可行性
施燕峰,邵艳,王晓燕
2022, 36(4): 59-6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09
摘要:目的基于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HPLC-QAMS)建立三九胃泰胶囊多成分质量控制方法,并以此为例探讨HPLC-QAMS用于中成药复方制剂一测多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lient TC C
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 µl。采用一测多评法,以芍药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茵芋碱、白鲜碱、吴茱萸春碱、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并计算指标成分含量,通过与外标法测定值进行比较,验证HPLC-QAMS法一测多评的可行性。结果茵芋碱、白鲜碱、吴茱萸春碱、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分别在0.69~17.25、0.96~24.00、1.39~34.75、11.58~289.50、27.06~676.50、1.82~45.50、14.69~367.25和17.86~446.50 μg/ml(r>0.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上述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87%(1.25%)、96.98%(1.55%)、99.65%(0.96%)、100.01%(0.63%)、99.86%(0.71%)、98.03%(1.70%)、100.08%(0.67%)和98.80%(0.92%)。HPLC-QAMS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建立的HPLC-QAMS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三九胃泰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也表明,HPLC-QAMS用于中成药复方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一测多评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三九胃泰胶囊;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相对校正因子;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
10
|
8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3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天麻醇提物减轻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出血转化的研究
宁珑,孙航,颜明丽,冯晋,周艳凯,何芳雁
2022, 36(4): 65-7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10
摘要:目的探究天麻醇提物降低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模型大鼠出血转化(HT)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tMCAO 3 h-HT组、模型tMCAO 6 h-HT组、天麻tMCAO 3 h-HT组及天麻tMCAO 6 h-HT组,天麻组大鼠于术前连续7 d灌胃天麻醇提物(843.75 mg/kg,10 ml/kg),其余各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媒。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t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 h、6 h拔出线栓建立tMCAO 3 h-HT、tMCAO 6 h-HT模型。术后48 h检测脑组织HT发生率、出血量评分、血红蛋白含量、死亡率及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组大鼠的死亡率及HT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天麻醇提物能显著降低tMCAO 3 h-HT、tMCAO 6 h-HT模型大鼠脑组织的出血量评分(P<0.05,P<0.01),并降低tMCAO 3 h-HT模型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天麻醇提物可缩小tMCAO 6 h-HT模型大鼠缺血中心区的面积(P<0.05),并增大缺血半暗带区的面积(P<0.05)。结论天麻醇提物预防性给药7 d后可减少tMCAO大鼠HT,还可能具有延长溶栓时间窗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天麻醇提物;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
18
|
25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3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基于雌二醇变化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作用机制
姜婵钰,马锐,李冠武,施丹,史晓
2022, 36(4): 72-77.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11
摘要:目的基于雌二醇的变化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胶囊(EFC)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二醇组(E
2
组)、EFC组,每组12只。通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模,造模成功后E
2
组及EFC组每天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SHAM组以及OVX组每天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连续12周。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观察EFC对大鼠腰椎和股骨骨密度的影响,Micro-CT检测大鼠骨小梁微结构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E
2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含量变化。结果①与OVX组比较,EFC组血清E
2
含量显著增高(P<0.01),但含量低于E
2
组;②与OVX组比较,EFC组血清β-CTX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PINP含量上升(P<0.05);③EFC组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较OVX组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④与OVX组比较,EFC组骨小梁体积分数增高(P<0.05),骨小梁数明显增加(P<0.01),骨小梁厚度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骨小梁分离度明显降低(P<0.01);⑤E
2
与PINP无显著相关性(P>0.05),E
2
与β-CTX呈显著性负相关(r=-0.6596,P<0.001)。结论EFC可能发挥雌激素样作用,通过调节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含量以及骨小梁微结构的变化,改善骨密度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关键词:淫羊藿总黄酮胶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二醇;骨代谢
25
|
20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4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理论研究
基于古代文献隐白穴临床应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李彦华,贾梦雅,杨志孟,韩松辰,周友龙
2022, 36(4): 78-83.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12
摘要:目的基于古代文献对隐白穴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其临床应用。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 156部历代中医古籍为检索库,对隐白穴相关文献、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治疗方法及刺激量、禁忌等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条文233条,涉及古籍53部。隐白穴主治病证相关条文220条,涉及33种病证,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病证,其中,单穴和配伍他穴主治病证出现频次最高者分别为脾胃系疾病和心系疾病。频次最高的隐白穴配穴为足三里穴,配穴归经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隐白穴刺灸法相关条文共74条,灸法较刺法使用频次稍多,针刺的刺激量采用最多的是“针一分留三呼”,艾灸的刺激量多为“三壮”。结论隐白穴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主治作用以循经远治为主;临床应用中,针刺多浅刺一分,灸法以三壮为佳。
关键词:隐白穴;古籍;中医;主治病证;腧穴配伍;刺灸法
16
|
24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3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吴楚婷,黄琴峰,谢晨,杨光,张春雁
2022, 36(4): 84-9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13
摘要:目的归纳分析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结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治疗方法规律、临床疗效及效应指标,为针灸治疗优势病症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CQVIP)数据库中2015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穴位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比较不同病因不孕症及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孕症的总有效率、妊娠率、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共纳入文献407篇,以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最多。针灸治疗不孕症共涉及穴位129个,高频穴位为关元、三阴交、子宫、足三里、中极、气海、肾俞和太冲。聚类分析显示,高频穴位的有效聚类为血海-太冲-肾俞、气海-中极-足三里-子宫、三阴交-关元。穴位分布以任脉穴位和腹部穴位频次最高。常采用针刺、灸法联合中药或西药治疗。针灸治疗后不同病因不孕症的妊娠率和排卵率不同;对于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针灸+西药和针灸+中药的总有效率、妊娠率和排卵率均高于针灸疗法、西药和中药;针灸+西药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高于针灸疗法和针灸+中药疗法,且不同疗法均能调节性激素水平。结论针灸治疗不孕症选穴以局部穴位为主,结合经脉所主病选穴,关元和三阴交可作用主穴。针灸疗法单独应用或联合药物应用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和排卵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调节性激素水平。不孕症可作为针灸优势病症。
关键词:针灸疗法;不孕症;女性;随机对照试验
8
|
48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3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中医扶正法在胃癌防治中的应用
吴含秋,沈克平
2022, 36(4): 92-97.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14
摘要:扶正抗癌是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肿瘤防治重要治法,因此扶正法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中医扶正法运用于胃癌防治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细胞的增殖、转移,诱导凋亡,激发失巢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以及血管生成等;在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减毒增效、增强免疫、延长生存期并减少复发转移等临床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胃癌;扶正法;中医药疗法
8
|
53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5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综 述
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进展
鲍斌,赵咏麟,王辉俊,施松善,王顺春
2022, 36(4): 98-105.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4.015
摘要:芍药甘草汤(SGD)属于中医经典方剂,源自汉朝张仲景《伤寒论》,由白芍和炙甘草2味中药组成。该方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萜类、皂苷类、黄酮类及多糖类等,以芍药总苷、甘草酸及甘草苷等为主要活性成分,临床上除广泛用于解痉镇痛外,还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SGD在中枢系统方面具有镇痛、神经保护和解痉等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调节胃肠道蠕动,同时具有保肝、止咳平喘和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等作用。通过分析SGD药动学相关研究,可为SGD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药效学研究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为阐明量效关系和复方配伍规律提供思路,并为该方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化学成分;药动学;药效学
12
|
170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6012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