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2 3

      学者论坛

    • 赵珍珍,孟国锋,张卫东
      2022, 36(3): 1-6.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1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人体衰老过程中最普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发病率不断增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健康威胁和经济负担。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可以使细胞中组蛋白发生去乙酰化,导致染色质收缩紧密,从而抑制基因转录,调控蛋白质的稳态,影响细胞代谢、衰老、死亡等生命过程。归纳总结HDACs家族在A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效应和相关HDACs抑制剂在AD中的研究概况,为了解HDACs家族介导生物调控机制提供新思路,为HDACs抑制剂治疗AD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组蛋白去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19
      |
      3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7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临床研究

    • 谢婵,徐静,施丽燕,王芳,陈逸云,唐苾芯
      2022, 36(3): 7-12.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2
      摘要:目的观察调肝解郁方干预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神经肽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选择肝郁血虚型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心理疏导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给予调肝解郁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更年宁口服,治疗周期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主要症状积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Greene更年期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并比较所有患者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孕酮(P)、催乳素(PRL)及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如潮热汗出、抑郁等)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如潮热汗出、抑郁、焦虑等)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reene更年期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2、P水平均升高(P<0.05,P<0.01),FSH水平均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的LH水平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E2、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E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5-HT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肝解郁方可有效改善肝郁血虚型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及β-EP、5-HT等神经肽水平相关。  
      关键词:围绝经期;情绪障碍;调肝解郁方;中医药疗法   
      6
      |
      22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7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刘艳,李昌桂,马小淋,李捷凯,邵雅聪,陆皓,周永明
      2022, 36(3): 13-19.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3
      摘要:目的观察消瘤方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miR-532-3p、β-连环蛋白mRNA(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DLBCL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同时,纳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R-CHOP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消瘤方加减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个化疗周期。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检测所有纳入受试者的血清白介素(IL)-2、IL-4、IL-6、IL-10及外周血淋巴细胞miR-532-3p、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③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iR-532-3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iR-532-3p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miR-532-3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④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4、IL-6、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4、IL-6、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IL-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DLBCL,能有效抑制肿瘤,改善临床症状和肿瘤微环境,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iR-532-3p、β-catenin mRNA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消瘤方;肿瘤微环境;miR-532-3p;β-catenin mRNA   
      11
      |
      18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7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王一同,马若凡,武煜,周琴,左明焕
      2022, 36(3): 20-2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4
      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总结优效人群特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35例采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腹水量控制疗效及腹水颜色改善疗效为结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年龄、腹水性质、中医辨证分型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35例患者中,腹水量控制有效者83例,腹水颜色改善有效者94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原发部位、腹水性质、是否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疗效的独立因素,有无肝转移、腹水性质、有无胆红素升高、局部辨证是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运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可能对原发于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合并使用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疗效较好,临床中可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有望提高疗效。  
      关键词:恶性腹水;结肠癌;华蟾素注射液;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28
      |
      23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6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卢宇畅,俞秋纬,王杰,程国全,侯奥林
      2022, 36(3): 25-29.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5
      摘要:目的观察调中保元汤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长骨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口服,治疗组患者给予调中保元汤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采用骨折愈合影像学评分(RUST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骨折连接情况;治疗3个月、6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UST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3个月、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86.6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53.3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维度评分较治疗前亦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中保元汤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能够促进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长骨骨折;延迟愈合;调中保元汤;中医药疗法   
      39
      |
      13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6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学科前沿

    • 刘明媛,韩昌鹏,王珂,杨月嫦,单莉莉,李梦婷,柯佳,吴洋,郭淑芬,张颖,韩燕
      2022, 36(3): 30-36.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6
      摘要:目的探索抗原提呈B细胞(APBCs)增殖、活化机制。方法本研究利用流式分选,获得CD20+CD80+CD86+阳性APBCs细胞,构建lncRNA RP11低表达(KD)和高表达(OE)细胞,并结合体内实验,研究lncRNA RP11对B细胞活化的调控及分子机制。结果APBCs细胞活化后lncRNA RP11表达显著升高(P<0.01)。lncRNA RP11低表达可显著抑制APBCs的活化,抑制B细胞分泌IgG和IgM(P<0.05,P<0.01);而在lncRNA RP11高表达细胞中,活化APBCs细胞数量增加,促进细胞分泌IgG和IgM(P<0.05,P<0.01)。同时,在lncRNA RP11高表达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被激活,而在lncRNA RP11低表达细胞中,该通路活性被明显抑制。mTOR抑制剂的结果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能降低B细胞的活性水平。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建模的基础上,使用mTOR激活剂(MHY485)激活mTOR信号通路,小鼠的炎症反应增加,APBCs活化程度也显著升高。结论lncRNA RP11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最终影响B细胞活性。  
      关键词:抗原提呈B细胞;lncRNA RP11;PI3K/Akt/mTOR通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7
      |
      2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61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实验研究

    • 吴晶晶,孟畑,马丽娜,周悦,殷玉莲,陈红风,陈豪
      2022, 36(3): 37-4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7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小复方增强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①利用TCGA数据库,比较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CP5在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②检测lncRNA HCP5,PTEN、p-Akt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瘤旁及非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③构建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予以顺铂、益气小复方+顺铂干预,检测肿瘤体积、质量以及瘤体lncRNA HCP5,PTEN、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TCGA数据库中,lncRNA HCP5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瘤旁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sal-like亚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lncRNA HCP5表达水平高于瘤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中lncRNA HCP5表达水平高于瘤旁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瘤旁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0.001),p-Akt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瘤旁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0.001);③与顺铂组相比,益气小复方+顺铂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较小、质量较轻(P<0.001),瘤体lncRNA HCP5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结论益气小复方可能通过下调lncRNA HCP5的表达来上调PTEN和下调p-Akt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益气小复方;顺铂;三阴性乳腺癌;lncRNA HCP5;PTEN/p-Akt   
      34
      |
      19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6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张丽珍,李泽运,张基,袁永亮,闫丹,文雪倩,田鑫
      2022, 36(3): 45-5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8
      摘要:目的通过1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雷公藤红素(CEL)对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选取32只雄性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分对照组(LFD组)、模型组(HFD组)、对照给药组(LFD+CEL组)和模型给药组(HFD+CEL组),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糖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10周后LFD+CEL组和HFD+CEL组小鼠腹腔注射CEL(100 μg/kg),LFD组和HFD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溶剂,连续给药6周,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观察各组小鼠组织病理改变;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模型小鼠血浆的代谢特征及CEL干预作用。结果HFD+CEL组小鼠血浆中各生化指标水平与HF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肝脏脂肪变性显著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血浆代谢特征明显好转;CEL改善模型小鼠糖脂紊乱可能与脂质代谢、肌酸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糖异生和糖酵解等多种代谢途径有关。结论CEL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肌酸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糖异生和糖酵解等多种代谢途径改善高脂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糖脂代谢紊乱;代谢组学;1H-NMR   
      7
      |
      3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8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韩沅沅,方洪,谷丽华,王峥涛
      2022, 36(3): 52-60.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09
      摘要:目的探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干预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痫和抑郁症4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共性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PubChem和CNKI数据库收集石菖蒲的挥发油成分,通过SwissADME平台筛选高吸收、可透过血脑屏障且具有类药性的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BATMAN-TCM、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分别预测活性成分和治疗4种疾病的潜在靶点;通过Cytoscape 3.6.0构建“挥发油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和BioGRID数据库构建潜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数据库和R 4.1.2软件进行潜在靶点的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靶点和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石菖蒲中共筛选得到33个挥发油活性成分及61个靶点。“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显示α-香附酮、菖蒲螺烯酮、马兜铃酮、异水菖酮、菖蒲螺酮烯、水菖蒲酮、桔利酮和异丁香酚甲醚为干预疾病的关键成分。PPI网络显示AKT1、TP53和mTOR为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的结合能均<-4.7 kcal/mol。KEGG富集结果显示多巴胺能突触通路、帕金森病通路、羟色胺能突触通路、阿尔茨海默病通路为关键通路。结论从石菖蒲中筛选出8种挥发油有效成分,其可能通过调控靶点AKT1、TP53和mTOR参与多个通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石菖蒲;挥发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症;网络药理学   
      15
      |
      79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5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于涛,赵春草,张继全
      2022, 36(3): 61-65.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0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余甘子总酚中没食子酸和葡糖倍苷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余甘子总酚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 MG(4.6 mm × 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2%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 ℃;流速:0.8 ml/min。结果没食子酸和葡糖倍苷分别在5.82~465.20 μg/ml、12.38~793.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7%和99.22%,RSD均<3.0%;指纹图谱共标示出7个特征峰,相似度>0.9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余甘子总酚原料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余甘子总酚;没食子酸;葡糖倍苷;含量测定;指纹图谱   
      5
      |
      56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5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直炜炜,王华华,王莎莎,周宁,贾永艳,祝侠丽
      2022, 36(3): 66-7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1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纳米氧化石墨烯的盐酸小檗碱温敏水凝胶(BH-NGO-gel)中盐酸小檗碱及其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03 mol/L磷酸二氢钾(28∶72, v/v);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0 μl。释放介质为含0.5%吐温8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 pH 7.4),采用透析法分别于37 ℃和42 ℃条件下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并采用DDSolver软件拟合药物释放模型。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2~20 μg/ml,高、中、低3个浓度的回收率均>95%,RSD均<2%。相比于盐酸小檗碱溶液,BH-NGO-gel释药速度明显较慢(P<0.001);42 ℃释药速率高于37 ℃,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H-NGO-gel在37 ℃和42 ℃ 下的释药过程均符合Makoid-Banakar释药模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 6和0.986 9。结论建立的BH-NGO-gel中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简便、可行。BH-NGO-gel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具有温度依赖性的释药特征。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温敏水凝胶;纳米氧化石墨烯;体外释放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6
      |
      45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5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孙航,杨琼英,宁珑,杨茜,颜明丽,许春萍,何芳雁,林青
      2022, 36(3): 72-77.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2
      摘要:目的考察原儿茶醛脑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及其稳定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透析样品中原儿茶醛的浓度。考察不同灌流速度、药物浓度对原儿茶醛脑微透析探针体内外正向和反向回收率的影响,以及体内外回收率的稳定性。结果原儿茶醛脑探针体外回收率基本相同,并且体外和体内透析法的相对回收率亦基本相同,因此可采用体内反向回收率作为药物的探针回收率来校正。探针回收率与流速(1.0、1.5、2.0、2.5、3.0 μl/min)成反比,与原儿茶醛药物浓度(3.13、6.25、12.50、25.00 μg/ml)无关。原儿茶醛体内外脑探针8 h内回收率的变化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建立的脑微透析方法可用于原儿茶醛大鼠脑药动学研究。  
      关键词:原儿茶醛;微透析;回收率;脑透析液   
      6
      |
      17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4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张燕,田飚,陈博,林勋,张旻,庞坚,吴玉云,詹红生
      2022, 36(3): 78-83.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3
      摘要:目的研究石氏熏洗方药浴对膝骨关节炎(KOA)家兔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索合适的治疗温度。方法①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温组、中温组、低温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右膝关节注射木瓜蛋白酶和左旋半胱氨酸建立KOA模型。造模4周后,对各组家兔膝关节进行水浴温度梯度干预,共治疗4周。研究不同温度下纯净水浴对KOA家兔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索得出水浴治疗的最佳干预温度。②将5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石氏熏洗方药浴组、纯净水浴组、扶他林治疗组和模型组,在上述水浴最佳干预温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温度下药浴对KOA家兔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40 ℃时纯净水浴对股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和血管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干预效果最优(P<0.05);②与其他温度药浴和扶他林治疗相比,40 ℃时石氏熏洗方药浴对KOA家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石氏熏洗方药浴可加快KOA家兔股动脉的血流速度,减轻血管阻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40 ℃为石氏熏洗方药浴治疗KOA的最佳温度。  
      关键词:石氏熏洗方药浴;膝骨关节炎;血流动力学;中药药浴   
      37
      |
      15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4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理论研究

    • 孙欣,苏琳,郑月娟,陈晓,金珏,李海峰
      2022, 36(3): 84-88.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4
      摘要:从古代文献入手,整理分析味觉障碍的病因病机,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味觉障碍特征,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味觉障碍病因病机与脾胃、膜原关系密切,且以湿浊内阻为病机关键。挖掘古代文献中味觉障碍的治法、方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味觉障碍的治疗当以祛湿化浊为机要,可以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用白术厚朴汤、甘露饮加广藿香、苓术饮、清透遏膜方、口淡方5方,或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治方配合使用,另可使用针灸治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味觉障碍;祛湿化浊;中医药疗法   
      8
      |
      136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4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薛亚,朱海青,张立超,王嫣斐,朱为康,梁爽
      2022, 36(3): 89-93.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5
      摘要:通过查阅历代本草等文献,对古今麦冬的使用、来源、产地、功效等进行系统考证,并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麦冬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所用麦冬具有多种基源,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一致,但多种来源的麦冬在使用、功效、临床应用上基本相同。因此,基于考证结果,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记载的麦冬无需区分麦冬与山麦冬,两者可合二为一,以便扩大麦冬的药用资源。  
      关键词:麦冬;山麦冬;本草考证   
      8
      |
      78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7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 陈鹏,程海英,刘璐,刘慧林,姬旭,夏秋玉
      2022, 36(3): 94-96.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6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近年,部分国外研究采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该病,与中医通过督脉针灸治疗的思路相合。通过系统回顾SCS治疗PD的主要研究,分析其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分析督脉、阳气、脑与PD的相互关系,探讨从督论治PD的理论基础;继而,从SCS角度分析中医从督论治PD,以期在临床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帕金森病;脊髓电刺激;督脉;从督论治;阳气   
      19
      |
      24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3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综  述

    • 吴晓,卢文丽,方肇勤,彭佩克
      2022, 36(3): 97-10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2.03.017
      摘要:肝癌属难治性恶性肿瘤,癌细胞增殖迅速且拥有抵御药物干预的复杂分子应激网络,是其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发展包含中医药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开发新药(如中药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开展联合用药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通过综述中药成分联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机制研究,以期为肝癌的综合治疗及中医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癌;肝癌细胞;增殖;中药成分   
      7
      |
      64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69074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