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1 5

      学者论坛

    • 陈健,陈启龙
      2021, 35(5): 1-6,13.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1
      摘要:网络药理学已成为中医药药理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的热门工具,广泛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药物重定位、中药配伍机制探索及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阐释等。回顾网络药理学的发展历程,整理现阶段网络药理学相关的中医药数据库、疾病数据库、功能注释数据库,对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并指出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而展望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规范、合理使用网络药理学进行中医药研究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引领中医药原创研究的发展以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中医药;数据库   
      14
      |
      488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6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临床研究

    • 毛美娇,赵英利,邓兵,邓博文,郑望,刘宇,沈琳,汤诺,李广浩
      2021, 35(5): 7-13.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2
      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STEM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疏血通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入院当日即开始药物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疏血通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连续用药7 d。于术前(治疗前)和术后7 d(治疗后)评价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术后30 min、2 h、24 h、7 d,评价并比较两组ST段完全回落患者的分布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ICAM-1、TNF-α、hs-CRP水平。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2例患者被剔除,最终疏血通组32例、对照组30例纳入统计分析。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0.00%,疏血通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7 d,疏血通组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患者的占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0.01),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疏血通组患者的ICAM-1、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STEMI患者PCI术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减缓心肌梗死后黏附分子水平上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疏血通注射液;冠脉微循环;细胞间黏附因子-1   
      10
      |
      27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3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王俊力,李立为,田强强,张蓓蓓,龚雪,徐金梅,梅俊华
      2021, 35(5): 14-19.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3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学“双心疾病”理论,探讨舒心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性冠心病(SCHD)合并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0例SCHD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给予舒心口服液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时,记录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并采用自拟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对照组2例患者被剔除或脱落,最终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①治疗4周、12周时,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P<0.05)。②治疗4周、12周时,治疗组患者的HAMA总分及心血管系统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③治疗4周、12周时,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胸痛、心悸、气短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4周、12周时,两组患者的SAQ各维度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SAQ各维度积分较对照组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基于中医学“双心疾病”理论,以舒心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SCHD合并焦虑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稳定性冠心病;焦虑;双心疾病;舒心口服液;中西医结合   
      3
      |
      30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3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曹惠红,李昀昊,赵晓龙,金丹凤,宋丽,刘莹,于志颖,杨进花,何一然
      2021, 35(5): 20-25.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4
      摘要:目的:基于持续葡萄糖监测观察润燥益肾方对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血糖波动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8例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润燥益肾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血清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糖化白蛋白(GA)、持续葡萄糖监测参数、中医证候评分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两组HbA1c、FPG、2hP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降幅更明显(P<0.05);②治疗后,两组依据动态血糖计算的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血糖(MBG)均显著下降(P<0.05),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TIR增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以TIR>70%为达标切点,治疗组TIR达标率为75.51%,高于对照组的55.10%(P<0.05);③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日用量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燥益肾方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显著提高TIR,并改善中医证候。  
      关键词:2型糖尿病;润燥益肾方;肾阴亏虚;持续葡萄糖监测;血糖波动   
      20
      |
      1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44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吴娜,赵嘉豪,宋璐,万赢,干静,张煜,李琳,李文涛,刘振国
      2021, 35(5): 26-3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5
      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西医临床分型,探讨PD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9例早中期PD患者,分析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西医临床分型,并采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肝肾不足型患者最多,其次是气血不足型、气滞血瘀型,痰热动风型患者最少。根据西医分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PIGD)型患者最多,其次是震颤(TD)型,中间型患者最少。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气滞血瘀型PD患者年龄多≤55岁,以女性为主,运动症状较轻,临床上多单侧肢体受累;肝肾不足型PD患者年龄多>65岁,临床表现为姿势步态障碍,运动症状稍重,多双侧肢体受累。以上两型患者非运动症状较少,生活质量较高。痰热动风型、气血不足型PD患者生活质量稍差,可能与痰热动风型患者非运动症状较多且较重、气血不足型患者运动症状重有关。结论:早中期PD患者以肝肾不足型最常见,多表现为姿势不稳/步态障碍,治疗上应将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分型相结合,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帕金森病;临床分型;中医辨证分型   
      35
      |
      30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5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邵雨,陆宏,陈诗雨,汤慧丽,王奕韵,郑德
      2021, 35(5): 32-36.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6
      摘要:目的:评价多切口拖管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2例高位马蹄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切口拖管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3、7、14天,评价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渗液、水肿评分;术后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检、肛门失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①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9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③术后第7、14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渗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创面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肛门失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多切口拖管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瘘可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位马蹄型肛瘘;多切口拖管术;切开挂线术   
      31
      |
      13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5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实验研究

    • 赵燕婷,舒祥兵,杨志新,李光萍
      2021, 35(5): 37-43,7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7
      摘要: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当飞利肝宁(0.42 g·kg-1·d-1)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以诱导模型。造模后,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清,收集肝组织。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油红O染色和HE染色后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PCR检测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E1(CYP2E1)、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脏Nrf2和CYP2E1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当飞利肝宁组小鼠血清ALT、AST、TC和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的肝脏TG水平(P<0.05),且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肝组织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堆积;与模型组相比,当飞利肝宁组小鼠肝脏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模型组小鼠肝脏Nrf2、HO-1、GSTP1、NQO1及CYP2E1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下降(P<0.05,P<0.01),当飞利肝宁胶囊干预可明显上调模型小鼠肝脏Nrf2、GSTP1及NQO1的mRNA表达水平(P<0.05)。④模型组小鼠肝脏Nrf2和CYP2E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P<0.01),当飞利肝宁胶囊干预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肝脏Nrf2和CYP2E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Nrf2介导的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关键词:当飞利肝宁胶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化应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小鼠   
      15
      |
      2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5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陈佳靓,徐嘉若,周月华,姚广涛
      2021, 35(5): 44-51.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8
      摘要:目的:观察马兜铃酸Ⅰ(AAⅠ)致大鼠肝脏损伤的情况,并探讨其对自噬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自噬抑制剂组、AAⅠ低剂量(20 mg/kg)组、AAⅠ高剂量(40 mg/kg)组、自噬抑制剂+AAⅠ低剂量组、自噬抑制剂+AAⅠ高剂量组,每组5只。自噬抑制剂干预组大鼠预先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3-MA,20 mg/kg);抑制剂干预1 h后,AAⅠ干预组腹腔注射给予相应剂量的AAⅠ。药物干预连续9 d。末次给药后,取血、分离肝脏。生化分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计算比值;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PCR检测肝组织Beclin 1、LC3、p53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Beclin 1、LC3、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AAⅠ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AAⅠ高、低剂量组AST/ALT比值明显升高(P<0.05,P<0.01);与自噬抑制剂组相比,自噬抑制剂+AAⅠ高剂量组与自噬抑制剂+AAⅠ低剂量组AST/ALT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②HE染色观察显示,AAⅠ高、低剂量组可见肝细胞肿胀,且AAⅠ高剂量组的损伤程度更为显著;自噬抑制剂+AAⅠ高剂量组出现肝细胞出血性坏死,损伤程度较AAⅠ高剂量组明显加重。透射电镜观察显示,AAⅠ高、低剂量组线粒体肿胀,AAⅠ高剂量组亦出现脂肪变性;自噬抑制剂+AAⅠ低剂量组线粒体肿胀;自噬抑制剂+AAⅠ高剂量组可见内质网肿胀,隐见自噬小体。③与正常组相比,AAⅠ高、低剂量组p53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自噬抑制剂组相比,自噬抑制剂+AAⅠ低剂量组LC3 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自噬抑制剂+AAⅠ高剂量组Beclin 1和LC3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自噬抑制剂+AAⅠ高剂量组Beclin 1、LC3、p53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自噬抑制剂+AAⅠ低剂量组(P<0.05,P<0.01)。④与正常组相比,AAⅠ高、低剂量组Beclin 1、LC3、p53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且AAⅠ高剂量组3种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AⅠ低剂量组(P<0.05,P<0.01);与自噬抑制剂组相比,自噬抑制剂与不同剂量AAⅠ协同作用后3种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自噬抑制剂+AAⅠ低剂量组相比,自噬抑制剂+AAⅠ高剂量组Beclin 1、L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AAⅠ能够诱导大鼠肝脏损伤,且自噬因素可促进AAⅠ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53蛋白表达、诱导自噬相关。  
      关键词:马兜铃酸Ⅰ;肝损伤;自噬;大鼠   
      6
      |
      32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3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万雨薇,王沛纯,葛广波,吕超,赵静,张卫东,刘璇
      2021, 35(5): 52-60.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09
      摘要:目的:考察清肺排毒汤(Qingfei Paidu Decoction,QFPDD)对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人源巨核细胞DAMI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制备QFPDD水煎液。①将DAMI细胞分为QFPDD不同浓度(0、25、50、75 mg/L)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干预。药物作用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DNA含量,PCR检测转录因子aNF-E2、fNF-E2、GATA-1和Fli-1的mRNA表达水平。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QFPDD不同浓度(25、50、75 mg/L)组,各组均给予1 μmol/L PMA和10 ng/ml TPO以诱导细胞分化,连续7 d;同时,QFPDD组给予相应浓度药液干预。干预7 d后,在无药物和诱导剂刺激条件下继续培养3 d,收集细胞和上清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DNA含量、血小板样颗粒数目,并进行巨核细胞形态分析。结果:①不同浓度的QFPDD干预对未分化的DAMI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50、75 mg/L QFPDD干预能够诱导未分化的DAMI细胞进入G2/M期,使DNA含量为4N的细胞占比显著增加(P<0.01)。②QFPDD干预可使诱导分化的DAMI细胞的DNA倍性显著增加,QFPDD 25、50、75 mg/L组中DNA倍性≥8N的细胞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各浓度组具有产生前血小板颗粒能力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各浓度组细胞培养基中血小板样颗粒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QFPDD 75 mg/L组转录因子fNF-E2、GATA-1和Fli-1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50 mg/L组Fli-1 mRNA表达量亦显著升高(P<0.01),但各浓度QFPDD作用对aNF-E2 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QFPDD能够促进DAMI细胞的分化和多倍体化,促进血小板样颗粒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转录因子fNF-E2、GATA-1和Fli-1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清肺排毒汤;巨核细胞;分化;血小板   
      5
      |
      48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5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梁晓晖,余明珠,王萍,张德高,石海莲,吴晓俊
      2021, 35(5): 61-66.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10
      摘要:目的:考察蜡菊亭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线粒体有氧磷酸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①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蜡菊亭不同浓度(10、20、40 μmol/L)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药物作用24、48 h后,试剂盒检测线粒体有氧磷酸化相关指标。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蜡菊亭(20 μmol/L)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药物作用12、24 h后,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PGC-1α)、黑色素细胞诱导转录因子(MITF)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蛋白表达。③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蜡菊亭(20 μmol/L)组、PGC-1α激动剂(10 μmol/L)组、蜡菊亭+激动剂联用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处理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24 h后,蜡菊亭20 μmol/L组细胞基础呼吸和质子渗漏均受到抑制(P<0.05,P<0.01),蜡菊亭40 μmol/L组细胞基础呼吸、最大呼吸、质子渗漏、ATP生成和备用呼吸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P<0.01);药物干预48 h后,蜡菊亭各浓度组细胞的基础呼吸、最大呼吸、质子渗漏和备用呼吸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P<0.01),蜡菊亭20、40 μmol/L组细胞ATP生成亦明显降低(P<0.01)。②蜡菊亭(20 μmol/L)干预12、24 h后能够显著下调MGC-803细胞PGC-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以及MITF mRNA表达(P<0.01)。③蜡菊亭(20 μmol/L)能够显著降低MGC-803细胞活力(P<0.01),但该作用可被PGC-1α激动剂拮抗,蜡菊亭+激动剂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蜡菊亭组(P<0.01)。结论:蜡菊亭可能通过抑制MITF/PGC-1α轴,降低MGC-803细胞的线粒体有氧磷酸化,进而抑制肿瘤细胞活力。  
      关键词:蜡菊亭;胃癌;线粒体有氧磷酸化;细胞活力;PGC-1α   
      7
      |
      21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3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张瑜,王春南
      2021, 35(5): 67-74.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11
      摘要:目的:研究电针联合振动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大鼠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与运动机能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振动组、联合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改良Rice法建立HIE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电针组大鼠给予电针干预,针刺穴位为百会、人中和大椎,每次15 min;振动组大鼠进行振动训练,每次15 min;联合组大鼠先后给予电针干预及振动训练。各项干预每日1次,连续2周。末次干预后,采用Bederson评分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价,超声诊断仪测量大鼠左后肢腓肠肌横截面积。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PCR检测腓肠肌组织IκB、NF-κB p65、Bcl-2、Bax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组织IκB、NF-κB p65、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干预2周后,①电针组、振动组、联合组大鼠的Bederson评分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联合组评分明显低于振动组和电针组(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振动组及联合组大鼠的左侧腓肠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P<0.01),且联合组的横截面积较电针组、振动组明显增大(P<0.05,P<0.01)。③HE染色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受损脑组织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结构疏松,存在空泡样改变,胞体肿胀明显,细胞核萎缩;电针组、振动组和联合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性损伤均有所减轻,且联合组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脑组织坏死细胞及缺血区炎症浸润明显减少。④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振动组、联合组腓肠肌组织IκB、NF-κB p65、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电针组、振动组相比,联合组IκB、NF-κB p65、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电针联合振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HIE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减轻脑组织损伤,且疗效优于电针或振动训练单独干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提高运动机能有关。  
      关键词:电针;振动训练;缺氧缺血性脑病;IκB/NF-κ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大鼠   
      25
      |
      14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6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理论研究

    • 徐靖妮,倪金霞,闫昊玥,刘金红,陈佳华
      2021, 35(5): 75-79.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12
      摘要:通过梳理中医对形与神关系及不宁腿综合征(RLS)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头穴丛刺法治疗RLS的理论依据。形与神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形神合一理念对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RLS发生、发展过程中,形与神均有异常改变,故治疗时应形神同调。基于形神同调理念,临床采用头穴丛刺法治疗RLS,显著疗效。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形神同调;头穴丛刺法;中医特色疗法   
      10
      |
      46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6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综述

    • 肖亦菽,王如锋,赵淑娟
      2021, 35(5): 80-88,96.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13
      摘要:作为常用中药,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利水、托毒排脓等功效。黄芪皂苷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代谢调节、器官保护等药理作用。从黄芪皂苷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生物合成途径与代谢调控、生物转化与合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生物合成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应用生物技术实现黄芪皂苷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芪皂苷;生物合成;生物转化;综述   
      16
      |
      239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 卞娅,葛广波,丁侃
      2021, 35(5): 89-96. DOI: 10.16306/j.1008-861x.2021.05.014
      摘要:中药多糖是中药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大分子,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多糖在抗病毒及缓解病毒引发的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机制,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综述中药多糖在抗病毒及缓解病毒引发相关症状方面的机制研究进展,包括直接杀灭病毒、阻止病毒黏附和侵袭、阻止病毒复制、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以期为科学诠释中药复方抗病毒的作用机制和基于中药多糖的抗病毒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多糖;抗病毒;作用机制;新冠病毒;综述   
      10
      |
      145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7434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9
    0